发布时间:2015-01-14 来源:-教研处 流览量:次 分享到
——记温州四中2014学年第一学期“好书伴我行”读书交流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读书、再读书!这是教师教育素养这个品质要求的”。读书,可以提升教师的智慧;读书,可以丰厚教师的底蕴;读书,可以增长教师的学养;读书,可以开拓教师的视野;读书可以提高教师生命的质量。读教育教学专业书籍可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育理论功底;读教育名著可以改进教育教学活动,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为此,学校积极响应教师教育院的号召,每学期开展“好书伴我行”的读书活动与优秀读书心得交流活动。
本学期交流的是必读书目《教育走向生本》,书中郭思乐教授(郭思乐:广东梅州人。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基础教育学科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西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提出了:“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主体。”“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诱导是教育和培养孩子的最好的方法。”“对学生的尊重是生本教育的本质和基本原则,其关键是从内部和外部去了解孩子。”等生本教育体系的理念 。通过阅读,老师们对生本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同时,结合我校开展的“学力”课堂教学改革,教师对课堂、对学情等都有了更深层的把握。在本次活动中,教务处首先公布了优秀读书心得8篇,紧接着校领导为获奖的老师颁发了荣誉证书与奖品,接着陈圆圆老师和唐德钦老师分别做了题为《做教育的守候者》《关于走向生本的三点教育教学想法》的读书心得交流活动,圆圆老师从“教学的症结:回归学习者;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反思”三个层面结合生本教学谈自己的在“学力”课堂的教学实践中的变化。德钦老师从“走向生本,把时间还给学生,走简约教学之路;走向生本,教育是生命的成长,做好生命的交流;走向生本,学科教学立足长远,塑造学科气质”三个角度谈自己对生本教育、对“学力”课堂的的想法。两位老师的精彩发言,给在座的学科老师以深刻的启发。最后,教务处总结本学期读书活动的经验,布置了下学期读书活动的要求。(文\陈克 图\李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