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21 来源:-温州市第四中学 浏览量:次 分享到
为贯彻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互联网+教育的结对帮扶精神,进一步加强校际之间的学习与交流,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拓展教学思路,实现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受柳峰乡中心校邀请, 2020年12月11日—12日,由陈立钢副校长带队的温州四中学科教学团队赴泰顺县柳峰乡中心校举行互联网+教育结对帮扶教学联谊活动。
本次线下结对帮扶活动是两校互联网+教育云端同步课堂教研活动的延伸。双方学校在活动前积极进行沟通,我校结合对方学校对活动的需求,实行菜单式教研活动,坚持问题导向,周密策划好本次活动的内容安排,陈立钢副校长多次督促承担任务老师认真做好准备,这为本次活动的成功举行奠定了基础,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课堂观摩 精彩展示
不管旅途劳累,稍作休整,我校老师就开始工作。由我校英语组戴维敏、黄嫦娥和科学组陈泽华等三位年轻的骨干教师执教公开课。
戴维敏老师上了一节8AM11U2 English way of life的阅读课。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从传统食物、等车方式、初次见面的称呼这几方面了解了英国的生活方式。戴老师针对其中有特色的点,结合生活进行了拓展。学生在新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并体会到入乡随俗的含义。
黄嫦娥老师以8AM12U2 What to do in an earthquake?为课题,带领学生学习地震所需的知识。学生通过阅读掌握地震时在室内和室外避震自救的方法,并以小组制作校园不同场地的避震指南,提升了安全意识。
陈泽华老师执教《小彩灯的奥秘》一课。以小彩灯作为探秘对象,对八上第四章“电路探秘”进行复习。学生对作业中的“小彩灯烧断不影响串联的其他灯工作”存在困惑,且恰逢节日临近,常用小彩灯进行装饰,对该素材进行探究,充分挖掘探究要点,各探究环节清晰,层层递进。从小彩灯的连接方式、“闪烁”原因直到最终的彩灯构造探究,促使学生的认知从知识走向能力,提升学生高阶思维。
二、互动研讨 精诚教研
两校教学一线老师汇聚一堂进行互动研讨。首先,作为东道主泰顺县中心校的陶校长作学校校情介绍,作为一个乡级中心校,占地面积不大,但却实施九年一贯制办学,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教师平均年龄33岁,难能可贵的很多老师是非科班专科任教教师,真是年轻有为,富有担当,由衷对他们老师的敬业精神感动。接着,陶校长和我校陈立钢副校长分别介绍了双方教师,以便为下一阶段的交流做好准备。
最后,陈立钢副校长阐述了双方校际联谊活动的来龙去脉、实施策划以及运作情况,并对未来工作提出展望。
陈校指出,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今年9月我校与泰顺县柳峰乡中心校成为互联网+教育结对帮扶活动联谊学校。从接到任务开始,双方校级领导、学科教学团队和信息技术团队积极进行项目前期对接交流和信息技术保障工作。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支持下,10月份中旬我校就正式开始实施互联网+教育同步课堂教学活动。率先在语文和英语学科进行试点同步课堂教学活动,在短短的一个半月时间,我校共开出30来节互联网+教育同步课堂。
陈校长在最后深情寄语两校老师在今后三年对口交流中积极互动,推进资源共享,携手共促提升。
随后针对三节课进行针对性的研讨,由英语组潘静老师和科学组陈泽华老师进行说课和解读。
潘静老师分享了这两节阅读课的备课思路,肯定了学生踏实的学习态度,并提供了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建议,学生需听懂英语指令并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观点。接着,潘老师向组内的老师分享了命制单元卷的思路,英语课堂教学的要求和设计并解答困惑。
陈泽华老师与柳峰中心学校的科学老师交流,阐述了本节课堂的设计和复习课的设计思路。针对柳峰中心校的具体情况,分享了我校科学组的做法,例如在初三复习中,对温州市近3年试卷命题特点进行分析,掌握考查核心知识,对省内各市中考卷进行研究,运用于课堂教学。沟通过后,柳峰中心学校科学组与我校科学组建立微信群,达成长期合作交流关系。
参与活动的老师也结合自己的观课感受开诚布公地参与评课交流,在思想碰撞交流中形成对课堂教学新的认知。
三、分科交流 精准帮扶
集中互动研讨交流后,双方分学科教学管理团队和学科教研组分科分组交流,针对学科教学常规、试题命制、日常教研、教学评价、资源共享等诸多话题展开坦诚友好的交流,达成了许多共识。
双方老师在交流中呈现的热烈画面让柳峰乡中心校的陶校长连呼意外,感叹这样的研讨氛围太有价值和实效性,为未来两校的深度交流和合作信心十足。
两天紧张而有充实的联谊活动已经结束,但双方老师通过本次活动结成的友谊,将为未来合作交流赋能,相信通过两校的齐心协力,开拓创新,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为两校的教育教学发展助力腾飞!
(文字:潘略辉 摄影:卢华军 审核:陈立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