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06 来源:-温州市第四中学 浏览量:次 分享到
温州是瓯越文化的发祥地,有着“百工之乡”的美誉,瓯塑、瓯绣、瓯剧、瓯窑等传统文化特色鲜明。为弘扬传承温州瓯文化,让更多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走进学校,将工美和非遗文化发扬光大,温州市第四中学携手温州市瓯礼文化研究中心,共同开设温州瓯文化传承研学基地。7月3日上午,温州市瓯文化传承基地入驻温州四中签约授牌仪式在校三楼报告厅举行。
市政协副主席胡荣党,市政协副秘书长、民盟温州市委会专职副主委王黎然,市民政局副局长郑义君,市社科联副主席张京,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副主任杜继正,中共鹿城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常春,区政协文史委主任侯捍文,松台街道党工委书记麻剑玲,鹿城区教育局副局长吴万方,温州市瓯礼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南航等领导及我校师生百余人参加活动。
首先,由校党委书记周青旦致辞。周书记表示,传统文化不可辜负最好的方式就是分享,我们希望瓯文化本土工美非遗项目落地为学校的特色课程和展示平台,让瓯文化真正扎根、发芽、茁壮成长。
随后,市政协常委、温州瓯礼文化研究中心徐亮先生讲话。徐亮表示,接下来温州瓯礼文化研究中心、温州四中将为入驻大师开设大师工作室、大师作品展示馆等,不定期举办大师讲座、实践体验课程、艺术创作欣赏沙龙、研学活动等,让学校成为培养非遗传承人的重要窗口。
接着,活动现场举行签约仪式。温州四中与温州市瓯礼文化研究中心、温州市瓯塑艺术学会、温州市瓯窑陶瓷研究院、温州市收藏家协会四家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并举行授牌仪式。温州四中还与19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构筑起多元化非遗保护传承格局,点燃非遗教育的星星之火。
最后,市政协副主席、民盟温州市委会主委胡荣党讲话。胡荣党表示,温州四中要充分利用大师进驻校园契机,重点建设以“宋韵瓯风”为主要内容的特色课程群,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和感受温州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让温州非遗文化在保护和传承中绽放异彩。
签约仪式结束后,各位工美、非遗大师相聚学校历史建筑“永嘉县机关办公旧址”,开展瓯文化研讨沙龙。参加沙龙的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叶萌春、潘成松,浙江工艺美术大师孟永国、陈学农、杨华春、方江鸿等19位大师。大师们在温州瓯塑、瓯窑、瓯绣、发绣、漆器、彩石镶嵌,乐清黄杨木雕、细纹刻纸,瑞安木活字,泰顺石雕等具有浓厚宋韵瓯风文化特征的非遗项目中深耕数十年,成就非凡。现场,他们针对瓯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工作进行心得分享和经验交流,也对瓯文化传承基地入驻校园提出诸多宝贵意见。希望能加强彼此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将瓯文化这块“瑰宝”挖掘好、保护好、传承好。
温州市第四中学创办于1925年,近百年来赓续“坚苦图强,尚文至真”的校训精神,秉承“七大家”育人理念,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人民教育家”高铭暄、中科院院士张肇骞、工程院院士张超然等近6万名优秀学子。学校将以非遗大师进驻校园为契机,重点建设以“宋韵瓯风”为主要内容的特色课程群,开设“陶享时光”、“温州民俗”、“刀尖上的艺术”及“百年四中与千年商港”等课程,在课程教学、劳动教育、社团建设、对外辐射等方面努力做出自己的特色,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和感受温州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孩子们感受传统工艺中蕴含的工匠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努力培养具有温州情怀的新时代中学生。
相关新闻报道
供稿:钱绮思
图片:卢华军
编辑:姜可莹
一审:钱绮思
二审:蒋莉青
三审:叶德汉